今天是
QQ网名昵称-QQ微信头像-QQ签名说说-DaShouLie
当前位置: 主页 > 学习教育 > 学习总结 > 正文

精准扶贫党员个人学习总结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 分类:学习总结 浏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为欠发达地区推进扶贫攻坚、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遵循。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贫困地区的小康,是不完整的小康。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扶贫工作规律,在新形势、新条件下开创扶贫工作新局面。

从发展阶段来看,扶贫开发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到加快脱贫致富的阶段。贫穷是社会的伤疤,减贫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责。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实施了一大批扶贫工程和扶贫项目,我国有6亿多贫困群众实现了脱贫,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把扶贫开发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扶贫开发已由解决温饱问题,转向加快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

从发展时期来看,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通过30多年的扶贫开发,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剩余的贫困程度深,扶贫开发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我国现行脱贫标准是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按201X年不变价计算为2300元,现价脱贫标准为2800元。按照这个标准,末全国还有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到2020年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每年需要减贫1000万人。完成这一目标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十三五”时期是扶贫工作的攻坚期。

从发展区域来看,革命老区仍然是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江西是革命老区,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截至,全省仍有276万贫困人口;25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7.5%。贫困地区条件差、发展难度大。现有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环境差、发展水平低的深山区、库区、湖区,是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影响致贫因素多、返贫压力大,既有富民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也有防灾抗灾能力弱的问题。特别是因病、因灾致贫的问题突出,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患长期慢性病、大病人员和残疾人占31%。加快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繁重艰巨。

二、精准扶贫理论开创新思路新境界,成为彻底消灭贫困的制胜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必须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精准扶贫理论,是对我们党的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新思路新境界。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利于集中各类资源,聚焦扶贫对象,提高扶贫工作的精准度和有效性,确保帮到点上、扶到根上,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真正脱贫致富奔小康。

推进精准扶贫,前提是思维认知精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只有思想认识到位,才能找准工作定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精准扶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把贫困地区加快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由粗放式、分散式、单一式向集约化、精准化、整体化转变,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提高扶贫开发的成效。

推进精准扶贫,基础是对象识别精准。扶贫不是普惠性社会福利,而是补齐全面小康“短板”的重大举措,必须做到精准识别、有的放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把握贫困动态变化,讲求针对性,使投入的钱真正让贫困户受益。只有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才能真正摸清贫困底数,找准致贫原因,为定点“滴灌”打下基础,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必须按照“严格对象标准、规范识别程序、坚持公平公正、直接到户到人”的原则,全面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规模、分布以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致贫因素等情况,建立贫困人口动态管理机制,确保扶贫资源向贫困对象集中,使“真贫困者”和“返贫困者”能够得到更为有效的扶持和帮助。

推进精准扶贫,关键是帮扶措施精准。推进精准扶贫,要瞄准目标人群,找准致贫症结,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根据贫困的类型和原因、发展的资源和条件,科学制定扶贫开发方案,提高扶贫措施的精准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既要注重整体联动,实施区域性扶贫开发,着重解决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又要突出扶贫重点,加强对特困户的点对点帮扶,做到“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套扶贫措施”,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使他们增强获得感、得到真实惠。

推进精准扶贫,重点是项目安排精准。项目建设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是推动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如果把扶贫作为“形象工程”,实施一些华而不实的扶贫项目,势必会产生巨额的“扶贫债务”,留下扶贫“后遗症”。在扶贫项目策划时,要多到贫困地区了解民意,倾听贫困群众心声,真正把贫困地区迫切需要、贫困群众热切期盼的项目纳入扶贫范围,让扶贫项目成为贫困地区发展、贫困群众脱贫的动力之源、致富之源。

推进精准扶贫,保障是考核管理精准。考核既是“风向标”,也是“指挥棒”。精准的扶贫考评体系,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扶贫工作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地区要把提高扶贫对象生活水平作为衡量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我们实施精准考核评估,必须充分运用统计监测、扶贫信息数据系统,着重突出扶贫成效,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和权重,建立健全精准扶贫考核问效机制。严格规范考核程序和方式,辩证分析贫困地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当前工作和长远影响,把工作重点和各类资源放在减少贫困人口数量、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上,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三、创造性用早用好精准扶贫理论,确保江西同步全面小康决战决胜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任务。江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要求,按照“摸清底数、区分类型、找准问题、分类施策”的思路,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统筹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争到2020年,通过产业发展、移民搬迁、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最低保障标准等措施,基本消除绝对贫困;2020—2020年,进一步巩固发展扶贫攻坚成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共进小康。

打好产业扶贫攻坚战。立足贫困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大力扶持贫困村和贫困户发展产业、就业创业,实施精准产业扶贫,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支持贫困地区根据本地自然资源、生产条件和产业基础情况,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找准富民产业。积极培育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组织,提高贫困群众的产业参与度和受益度,实现资金、技术、生产、加工、销售等互助合作。建立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完善“公司+基地+贫困户”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坚持“以企带村、以村带社、以大户带贫困户”,让贫困群众更好地参与产业发展、更多地受益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经营收入。加强贫困人口致富技能培训,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一项以上就业创业技能,增强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

打好保障扶贫攻坚战。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兜底功能,统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教育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实施精准保障扶贫。强化对丧失劳动能力处于重度贫困农户的重点保障,逐步提高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和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开展大病医疗商业保险,构筑基本医保、大病医疗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治等多道防线,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负担,降低因病致贫风险。落实教育救助政策,健全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支持贫困户子女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就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保证贫困家庭孩子上得起学,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对遭遇突发事故、重大疾病的贫困家庭或个人,通过发放临时救助金、生活必需品等方式,解决生活难题,编密织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网。

打好安居扶贫攻坚战。统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帮助扶贫对象建设美好家园、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实施精准改善条件扶贫。有序实施扶贫移民搬迁,对交通偏远、不宜居住的贫困村和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群众,科学制定搬迁计划,按照整体搬出、集中安置为主的原则,采取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等多种模式实施移民搬迁。推进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培育产业发展,确保搬迁群众生活有保障、致富有门路。对无需搬迁但基础条件较差的贫困村,结合新农村建设,抓好村庄整治,优化村容村貌,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升级农村公路和农村电网,提高农村通信网络覆盖水平。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贫困地区公共卫生、就业救助、社会管理等政策体系及设施建设,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精准扶贫党员个人学习总结(2)

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放在历史的高度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环节来考虑,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新要求新部署。湖南省委全会专门作出决议,对实施精准扶贫、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具体安排。推进精准扶贫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组织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及时跟进、主动作为,以精准的措施配班子、聚人才、抓基层,为精准扶贫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履行服务精准扶贫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贫困地区考察调研,并在多个重要场合对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作出重要指示。201X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调研时提出“要精准扶贫,真扶贫、扶真贫”。特别是201X年6月,在贵州座谈会上,对精准扶贫进行系统阐述,明确了“六个精准”“四个一批”等要求,发起了扶贫攻坚的总动员。这些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向贫困宣战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对扶贫开发规律的深刻洞察,为我们打赢新形势下的扶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增强服务精准扶贫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从政治高度看待精准扶贫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湖南有596万贫困人口,要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关键要在精准扶贫上下功夫。组织部门要从政治、全局、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意义,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要以担当精神落实精准扶贫部门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省委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落实分工任务,从严从实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组织部门要自觉强化政治担当,认真履职、积极作为、发挥作用,在推进精准扶贫中贡献力量。要以精准意识做好精准扶贫保障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精准。精准,体现了定性和定量的结合、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效率和效益的统筹,为扶贫开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组织部门要切实强化精准意识,把精准要求贯彻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领域,为精准扶贫提供精准的服务和保障。

二、着眼精准扶贫需要选人用人,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骨干引领作用

实现精准扶贫,干部是决定因素。组织部门要以精准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选干部、配班子,着力打造一支适应精准扶贫新任务新要求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要以用人导向形成干事导向。坚持好干部标准,注重选拔有拼劲、懂扶贫、能吃苦的优秀干部进贫困地区领导班子,重点选好配强全省51个贫困县党政主要领导。注意从经济发达地区选派干部到贫困地区任职,选派省直单位干部到县市区挂职要优先考虑贫困地区工作需要。对那些长期在扶贫一线默默奉献、推进精准扶贫有突出贡献的干部,要优先提拔使用;对在精准扶贫中作风不扎实、效果不明显的干部,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和严肃问责。通过选优汰劣,引导贫困地区干部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精准扶贫上来,着力营造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要以科学考评引领科学扶贫。把精准扶贫作为贫困地区干部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全面小康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考核权重,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和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探索完善科学精准的考评方法,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扶贫观,扎实有效地推动扶贫开发工作。要以干部到村促进帮扶到位。要继续推进部门联点、干部驻村帮扶,根据贫困村的不同类型和实际需要,真正派出有能力、接地气、善实干的扶贫工作队,做到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进一步加强精准管理,健全监督约束、履职规范等工作制度,明确项目实施、资金管理等具体要求,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到户、到项目、见效果。要以强化培训提升扶贫能力。把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纳入扶贫开发总体规划,结合贫困地区实际需要和精准扶贫需求,采取专题培训、外出考察、现场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专项培训,着力提升各级干部推进精准扶贫的专业化能力。

三、立足精准扶贫实际引才聚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智力支撑作用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精准扶贫的关键“催化剂”。实施精准扶贫,难点在人才,潜力和后劲也在人才。要创新激励机制,确保人才“引得进”。坚持需求导向,对扶贫开发急需的人才,舍得花真金白银,通过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专项奖励、政策优惠等方式,为他们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持。坚持“引才”与“引智”相结合,通过智力引进、人才创业、人才派遣等多种形式,畅通人才流动、优化人才配置,引导更多人才投身到精准扶贫中来。要创新保障机制,确保人才“留得住”。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和适当待遇留人,研究武陵山片区人才政策覆盖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的办法措施,落实“扎根基层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在工资、职称、住房、医疗、子女上学就业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让人才愿意留下来,服务贫困地区。要创新使用机制,确保人才“用得好”。认真分析研判贫困地区发展需求,因产业因地域谋划和实施一批人才工程,精准选派科技副县长,积极向贫困地区选派科技特派员,大力开发农村实用人才,制定吸引各类人才到贫困地区推广技术兴办产业的政策措施,鼓励他们以技术入股、参与经营管理等方式,与农民群众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让他们在扶贫开发中体现价值。

四、扭住精准扶贫重心强基固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归根到底要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去引导、去推动、去落实。组织部门要以服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突破口,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优化组织设置。面对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深刻变革,新型农民合作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服务组织大量涌现,党组织设置要及时跟上,着力在全面覆盖、有效覆盖上下功夫,做到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同步推进、相互促进。要建强带头人队伍。打开视野、不拘一格,注重从致富能手、大学生村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进村“两委”班子,尤其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要善于发现和使用能人,及时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带领群众致富的能人培养成党员和村组干部。要创新基层治理。全面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各司其职的村级治理模式,保证村级各类事务公开、公平、公正。重点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完善农村“三资”管理台账,严格落实村账乡代管、村务财务公开、“四议两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确保扶贫资金等各类资金用得明明白白。要加大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基层保障力度,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经费保障制度,并建立正常增长机制,推动无固定活动场所的村“清零”,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办法,确保基层有人管事、有处议事、有钱办事、有能力服务。通过大抓基层,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精准扶贫的能力,努力把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扶贫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精准扶贫动力,把精准扶贫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最后一步路”。

五、围绕精准扶贫任务践行“三严三实”,充分发挥优良作风的保障推动作用

当前,扶贫开发到了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必须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作风状态来保障。要把“三严三实”贯穿精准扶贫全过程,大力弘扬“严”“实”作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要把严和实体现在提振精准扶贫的精气神。精准扶贫越是向难处攻关,越需要勇往直前的一股子劲。要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崇高信念、历史担当、为民情怀,拧紧“总开关”,增强使命感。要以先进典型为镜,大力学习和弘扬焦裕禄、谷文昌、孔繁森等老一辈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排除万难、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坚定打赢扶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要把严和实体现在解决精准扶贫的突出问题。贫困地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结合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认真查找在精准扶贫中是否存在跳不出思维定势、条条框框,“垒大户”“造盆景”,竭泽而渔、急功近利,简单粗糙、扶贫效益低下等方面的问题。坚持边学边查边改,对查找梳理出的问题,纳入专题教育整改内容,列出清单、明确时间、坚决整改,确保扶贫攻坚稳步深入推进。要把严和实体现在强化精准扶贫的实际成效。要进一步健全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贫困村制度,扎实开展“一进两访”(进村入户、访困问需、访贫问计)活动,推动领导干部以严和实的作风做到精准识贫,深入调研、找准“穷根”、明确靶向;以严和实的作风推进精准扶贫,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以严和实的作风确保精准脱贫,以钉钉子的精神攻难关、抓落实,确保全省贫困人口如期全部脱贫。


标签: 


学习总结排行
最近发表
热门文章
最热TAG
猜你喜欢

关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