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6年,换5份工作⋯30岁上班族的困惑:职涯选择,究竟有没有科学方法?
作者:dacom 发布时间: 分类:职场法则 浏览:
1.举凡投履历、选公司,我们在做职涯选择时,很常被情绪和直觉牵着走。
2.然而,由着情绪性动机做出抉择,会让我们在回顾每一次选择时,很难剖析其中原因。
3.商场、职涯中,「检视宏观事实」是一条永远不变的规则。 事实不会说谎,它能让我们客观对齐初衷及结果之间的差异。
对很多年轻的朋友来说,30岁是一个关键时刻。 30岁,多数人已经进入职场5、6年,可能换了2、3个不同公司,有足够的经验和时间回顾自己做过的重大决定。
最近,一位好友来到我们公寓共进晚餐。 由于Covid-19影响,我们上次见到这位朋友已是一年多前的事。 上次见到他时,他正考虑辞去当时的工作,想着要加入另一家公司。
这次见面,我们问了他之前的决定如何,他的新公司怎么样。 他说,他刚离开那家新公司,上周刚加入了另一家公司。 我们又追问了一些细节及换工作的原因。 他顿了几秒,问道:「我也想藉这个机会问问你们,下个月我就30岁了,过去6年职涯,我已经换了5份工作。 所有的决定我都不后悔,但在回顾过去时,我常怀疑自己是否做了正确选择。
他30岁,工作6年,换了5份工作
「30岁,我们确实够年轻,可以适应并遵循新的思考方式。 但,有没有更科学的方法来思考这个问题呢?」
回到他的问题,首先,我们问他加入各个公司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离开的原因又是什么?
他回答说,每次找工作时,他总被那些处在成长阶段的公司所吸引,这些公司大多正在进入新的产业或服务,未来的成长性令人兴奋。 这对他来说,意味着更多尝试不同事物的机会,也更有可能及早担任管理职。
在这样的抽象描述下,很难去剖析每一次的职涯选择。 这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回头检视宏观事实,尤其是数字。
商场上,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话,来影响你的决定和结果,但事实永远不会改变,数字永远不会对你撒谎。 在做出关键决策时,数字是我们真正的朋友,没有任何情绪,也不会因着任何自私的理由影响我们的决定。
看看事实和数字,我们问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加入的公司多大? 以公司成立年份、员工及管理团队的年龄和经验来看,他们处于哪个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他任职的5间公司彼此截然不同,深处完全不同的产业、经营完全不同的产品,却都具有相同特征:他们都是10到15人左右的团队,公司成立大约3到5年。
连我的朋友也有点惊讶,尽管他每次转职,都是在寻找不同的环境,但实际上,他几乎是在完全一样的时刻加入这些公司。 而吸引他加入的原因,可能也就是导致他一年后离开的原因。 宏观事实和数字显示,他在6年内加入了5家情况高度相似的公司。
职涯选择,不要被直觉牵着走
这也许正是他需要重新思考,以适应未来决策的新因素。
如果他找工作的目的是想更加了解管理职,或想在更高层次上看到不同的东西,那也许可以考虑正在筹备新品的跨国企业。 这些公司,会拥有更多员工、较成熟的内部政策、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与他之前那些公司相比,这可能是一个相当不同的选项,却可能是一次非常有用的体验。
如果我们不想被其他人的意见影响,那么,明智的做法就是相信数字和事实。 他们不说谎。 职涯选择,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单纯追随了自己的情绪或直觉,这让我们很难剖析决策背后的原因。 在这些令人困惑的时刻,先停下情绪反应,缓个几秒,理性看待事实和数字。 用事实,去描述我们的决策过程。
那么,我们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我们得到的结果其实与我们的初衷有着惊人的不同。
责任编辑:李颐欣
核稿编辑:钟守沂
- 职场法则排行
- 最近发表
- 热门文章
- 最热TAG
- 猜你喜欢